读《我读2》

  《我读2》不是一本常规的书,它仅仅是把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这个节目的部分期次给文字化了,编起来的一本书。但这也不妨碍我对其的喜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打开包装开始,我就觉得这本书有股淡淡的书香,很好。
  并不是书所中介绍的书我都喜欢,大部分也就飞快地扫过,但也有一些,让我拥有感触,很希望买。
  《烽火守书人》和《古本屋女主人》都是讲那些爱书的人与他们的书的故事。一个在战火中的图书馆馆长给一个“嫁给了旧书店”的女人都让我很敬佩。可以说,我也爱书,而且一旦我喜欢的书,我就想把它买来,在手中可以摸一摸,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喜欢书,还是仅仅喜欢收藏书。买来的书一般我不舍得在上面写字作笔记,最多写个名字,偶然用笔划了一下,都会有几分不快。闲时忽然看到架子上摆好一排书,心里会黯然高兴起来,看来,我还是把书当藏品多一点。
  《理想的下午》真的很想看了,想看一下舒国治那些古雅的旅行散文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也喜欢旅行,我希望自己日后也能写出一些优秀的旅行散文。《我与父辈》网上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我还是试图看看,因为这本书谈到了知青下放那样的一个年代里的农村农民,是以他们的眼光来看待这场运动,也许是种好奇,我比较想了解。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身份与暴力》和《法槌十七声》是三本关于法律的书,其实我本人一直有种对于法律了解的渴望,但也没去了解法律,除了上学时书上讲的那点,基本上是法盲。其中前者讲的中国礼和法特别的地方,中者还稍微谈了下民主,而后者,本书介绍的结尾那段—“最重要的一点是讨论到底死刑能不能代表公正?以牙还牙就叫做正义吗?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死了,让另一个人也去死,就能挽回被害人所失去的正义及尊严吗?这是一个值得让权人类好好思考的问题。”也十分吸引我,我希望有一日,我开始有兴趣了解法学的时候,这三本书能看看。
  《孤独六讲》的介绍中有一段讲中国人不喜欢孤独,这样便有了中国人害怕“枪打出头鸟”,喜欢混在群众里的安全感。这样,庄子的思想也未能成为主流。这样的国民性格在我身上也存在,我常常喜欢那种不出头的“安全感”,但是我知道一个民主与科学的社会是需要人敢于出头的,我必须改掉这种性格。另外,书中还谈到有一些青年志士成功后却豪情不再,在权力中堕落,这些也是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的地方。
  最后的部分是最与一些佛教书籍的介绍,这里让我认识了一个人,圣严法师。有机会,可以看一下他的书。另外,还有季羡林老师的书,但最让我有感觉的是《不生气的生活》,它教导人们不要生气,对于别人的批评、指责、训诫、毁谤要学会平息怒气。书中作者提到大地,像大地一样稳固坚强不为外界冲击所影响,当你被激怒的时候,请想像你的心就是大地。这样的境界很符合我的追求,所以这本书我也很想一看。

  而对于《开卷八分钟》的主持人,梁文道先生,心中也是有一定的敬佩。首先,作为一个读者,他看了那么多的书;其次,对于这些书又能做出简单、精致的分析,让人了解其思想精髓,受益匪浅。

2011-1-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