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桃源县志》(三)

接上篇。
山:
“又东十里曰桃源之山。西尽水溪,东逾桃花之溪,群山环拱周围五十里。其首山曰桃源洞山,一曰武陵之山。石壁峭立纵横丈余,镌有秦人古洞四大字。有泉出焉,汇为桃花之溪而伏流于其下,东至后洞出,为桃花之溪,北注于沅。晋陶渊明记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而行,忘路之远,忽见桃花林,夹岸云云。相传即此水也。秦人洞西南五里曰黄闻山,一曰闻山。梁伍安贫武陵记云:晋太康中武陵渔人黄道真自沅江溯而入。既出白太守刘歆遣随往则迷路。鲍坚武陵记云:昔有临沅黄道真住黄闻山侧,钓鱼因入桃花源,陶潜有记,今山下有谭名黄闻谭(据此黄道真由此溯沅入源也,存以备考)。秦人洞东南历石级里许为归鹤之峰,峰高可望数百里,相传唐黄洞源修真处也。唐符载瞿童记略云:桃花观南岳道士黄洞源居焉,弟子瞿柏庭自言当归仙洞,白日从栗树旁行冉冉化减,有声音隆然如风飘雷震索之。洞西有巨蛇当道而止,即此。洞东有山曰壁云之山,秦人洞上有岩曰天尊之岩。巑岏桀立,连霭分霄,下视长江如带(沅江也),黄闻山上为洞门岩亦黄洞源垂钓处也。凡桃源之山,其草多黄精,文章之草(五加皮也),九节之蒲,其竹多方(旧多方竹,今为贵游斩伐殆尽),其木多桃(桃被后人伐且尽,嘉庆二十一年教谕杨先铎闽人吴玉麟捐金种桃数百株于洞前,稍复旧观云),有杉焉,空心而荣枝。有龟焉,修尾而钩吻,背上生鳍,足长如尾而皆有黄䵍之甲,后甲差错如齿锯,名曰黄龟。有二鸟焉,贵客至则先鸣,是在邑西南三十里。(桃源洞在西南三十里,黄闻山又在其西南五里,则三十五里矣馀傲此推,又按桃源洞山西抵水溪,东抵壁云山,南距黄闻归鹤之阳,北临沅水,纵横不过十里,周围不过三十里而道书白玉上经云:第三十五洞天桃源山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元光之天与此不相应,或谓兼水溪上流印家铺、卢家滩、廖家河等处言之。然曰白马元光天是兼沅水北岸言也,观白马山在沅水北可见。)”

这一段是写现今桃源县桃花源镇的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的。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是不是此处,还待考证,原文也只用了“相传”二字。通过伍安贫《武陵记》可以知道,当初发现桃花源的渔人,原来叫做“黄道真”。另外,从原文可以看出桃花源是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三十五洞天,但证据似乎也有不足之处,原文为“与此不相应”。南岳道士黄洞源在这里生活修行,并收有徒弟瞿童(字柏庭),白日升仙(唐符载《黄仙师瞿童记》全文链接)。还有桃花源今还有方竹景观,但从原文知都是被砍伐后遗留下来的,桃树则是后来人为补种的。

马援:
“又东五里曰穿石之山,一曰白壁之山,一曰空舲之峡。三面临江,形如半月,峰棱突立,下有大窦,东西洞达。(洞达如壁孔,故名白璧。如舟舱,故名空舲也。袁宏道记以为南北洞穿与此略异。盖自西南隅穿至东北隅,实则一也。)是曰松梁之山。伏波渡军焉,有滩曰舲经滩(俗省作临金)。上有风籁空传下则泉响不断,是在邑南七十里。”
“东五里曰钦山,一曰渔仙洞。武陵渔人之所游涉也。古岩头招提于此卓锡焉。山如翠屏而东尽于倒水岩山,山峰鼎立,一名三石涧。十余里中诸峰丛涌。西有紫霞岩有飞霞洞,西南有龟山有赤霞嶂有铁壁岩有仙蜕岩,岩半悬沉香棺终古不朽,不可以上。南有凤翥峰,有卧龙山有纶屿有龙湫洞,一曰㶏公洞。有玉柱峰,有华盖峰,中有狮子峰,有象崖狮象涧。有岩头山,岩空洞如炉,可容百人。有圣珠洞,洞有宋人纪游刻云:宋嘉定年间,从岩头招提游圣洞云云。有麒麟峰,有虎溪湾,又有玉案之峰、卓笔之峰而总名曰百子峰。北有伏波洞,洞有三石室。伏波之所避暑也。有钦山子午洞有雍城东有雪峰之岩,有雪山之洞,有跌雪之阁,又有丈人峰玉屏峰箨龙之阿,元鹿之峰,是在邑南五十里。东观溪记武陵蛮寇临沅马援进军壶头,贼乘高守险,会暑甚,援亦中病乃穿石为室以避炎气。九域志桃源钦山有马援所凿避暑三石室,即所谓伏波洞也。(倒水岩至城五十里,钦山又在其南十余里,则六十余里矣,错举互备耳。)杨嗣昌所谓马援所凿渔仙诸石室即此,一曰渔郎洞。旧志或云渔郎问津后得道于此。明季於文徴隐焉,今洞有石塑於文徴像。”

东汉著名将领伏波将军马援(维基百科)因于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领兵征武五溪蛮,并于次年病死壶头山,所以在桃源县境内多有遗迹。
穿石现在在桃源县凌津滩乡穿石渡口,从网络上搜索的图片来看,其立于沅江边,很漂亮,山顶还有一座伏波宫,为桃源十二景之一。原文记述此地乃马援将军渡军之处。今凌津滩乡的乡名应该就是原文中“舲经滩”的转音。
钦山应在今桃源县剪市镇龟山村东北附近的沅江北岸,因原文有“西南有龟山”的记载,网络搜索为丹霞地貌。而龟山应就在今龟山村所在,据原文山崖上有沉香木悬棺,且不腐朽,与别的悬棺一样,绝壁不可以上,不知古人是如何放上去的。钦山上有渔仙洞,为武陵渔人黄道真游涉之地,原文“旧志或云渔郎问津后得道于此”说他在这里得道成仙。原文“古岩头招提于此卓锡焉”,“招提”是云游四方僧的意思,梵语“拓斗提奢”的音译,后省作“拓提”,后误作“招提”;“卓锡”是僧人居留的意思,“卓”指立,“锡”指僧人的锡杖。说明钦山曾有僧人居住。又钦山上有伏波洞,是马援将军在征讨五溪蛮的时候为避暑而所开凿的石室。另外,明朝末年於文徴在此隐居,洞口有他的石像。

桃源穿石

穿石

图片来源:新浪数码部落论坛 zqj989898作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