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沙县志》(三)

接上篇“山”。这里主要记载了长沙县的一些名石、河嘴、洲、江河、水井、县署。但都不是很详细。

石:
虎踏石淳化大贤交界处,石上虎迹爪印宛然。
雷打石在大贤都,巨石高耸当路中,忽雷劈分两,假如刀切者。

虎踏石,今在长沙县安沙镇有虎踏石村,应在此处。
雷打石,今株洲、浏阳等地都有雷打石,但原文说“在大贤都”,大贤都是长沙城北至湘阴县界,所以原文的雷打石在何处还不知道。

嘴:
骆驼嘴,县北十里府县下臂。谚云:骆驼嘴圆出状元。《方舆胜览》,骆驼嘴在浏口,乾隆年间建义渡亭竖石碑砌石码头于此,详津梁。

骆驼嘴即现今浏阳河口南岸,古时候有谚语:骆驼嘴圆出状元。

洲:
水陆洲,县西驿步门外,长善交界处,湘江中,沙石团水面而起即橘洲尾也。湘水至此入长沙县界,洲尾旧有水陆寺,拱极楼,故又名水陆洲。雍正八年建江神庙于楼前,嘉庆十三年建义渡亭于庙前。
矮子洲在水陆洲下。按府志,橘洲昔传上多美橘,夏月水泛惟橘洲不没,水经注橘洲子戌即此地也,橘洲居中,其上为牛头洲,下为矮子洲。《通志》,湘江中有上洲中洲下洲,居民百余家,望之如带,实不相连,故长沙䜟语曰:三洲连,出状元。赖超彦题状元芳洲诗云:洲底江流问气偏,低灵钟秀䜟先传。纵横礼乐期诸士,定有登瀛第一仙。又谚云:昭潭无底橘洲浮。今湘潭县属有橘洲,龙潭县西四十里亦有橘洲,李衡种柑橘处,其洲长二十里,谓之洲,又谓之柑洲。《广舆记》,亦称橘洲非长沙橘洲也。

从原文可以看出,在清朝,湘江中其实有三个洲,最上是牛头洲,中间是水陆洲(即橘子洲),最下为矮子洲(傅家洲)。其中水陆洲是因为其上曾有水陆寺而得名。长沙曾有“三洲连,出状元”的说法,现今长沙的三洲已经人为地连在了一起,基本已统一叫做橘子洲了。另外,有谚语“昭潭无底橘洲浮”,是说湘潭的昭潭是个无底深潭,而橘洲就是浮在水面的不会被江水所淹没。但是原文引《广舆记》称此谚语所提到的橘洲并不是说长沙橘子洲。

水:
湘江,县西环城而下。湘者,相【此两字原文模糊不清,推断为者、相二字】也,言有所合也(长沙旧名临湘本此)。三湘者,潇湘、蒸湘、沅湘也(后人谓湘乡、湘潭、湘阴者,非)。湘水自广西全州而下,至永州,潇水自道州出与湘水合曰潇湘。蒸水自衡州出,与湘水合曰蒸湘,三湘汇流自西入长沙,绕东而下,经湘阴,沅水出与湘水合,曰沅湘,达于洞庭。沅湘在长沙下,经长沙者,潇蒸二水。以湘江名潭者是也,以潇湘名潭,则遗蒸湘矣。记云: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石子如樗蒲,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似朝霞。

此段有三湘的说法由来是潇湘、蒸湘、沅湘,而不是湘乡、湘潭、湘阴。另外原文对于湘江的描写“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石子如樗蒲,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似朝霞”说明湘江水曾经很清澈,能见河底的石头,岸边的白沙就如同霜和雪。

井:
螃蟹井在草潮门城内马王塘侧。
三眼井在新开门内。
彭家井在北门外城墙下,水清而甘,城内居民多取汲焉。
鸳鸯井在北门外二里旧学宫后,清冽甘美,汲者如市,昔有谋风水者盗葬井边,其水即汗觉而掘之,井乃如故。

长沙县志里关于井的部分居然没有很出名的白沙古井的记载,比较有意思的是鸳鸯井,曾有贪图此地风水好的人偷偷埋葬在井边,井水马上有汗味,移走墓后又恢复原来的甘甜。

县署:
长沙县治汉为临湘县,在大西门内,及隋平陈后至大业三年始改称长沙县。宋移置郡城东定王台,元以其地建廉访司。县署徙城东北隅,明洪武初移建北门城内近西。十八年知县王铨即北门外元妙观址改建焉。宏治中知县艾旻重修,万历初请仍改入城内,旧治不果。二十二年知县邓云龙重修,至二十三年知县赵彬谓仓库狱囚城外不便捍守,力请将潮宗门内便民仓改建。崇祯中,知县史记言杨观吉赵玉成杨云鹤相继加修,十六年燬于贼。

此段是关于长沙县署的记载,由隋至宋、元、清,几次搬迁,其中有一地是定王台,最后还是被毁。另外,这一段给出了长沙开始称为长沙县的更加具体的时间,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