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桃源县志》(五)

接上篇。

风俗:
“马援死壶头,民思之。今妇人以方素蒙首,绕结脑后,云:为伏波将军持服。鼎澧皆然,唯巴陵用皂布。(风土记  近沅陵界妇人多耕种不裹足。)”
“擂茶合茶、姜、脂麻、盐米、茱萸,以阴阳水饮之。一名五味汤。相传马援制以避瘴。(旧志  嘉客至必揖坐定以鸡蛋泡茶,谓之蛋茶,婚礼尤多用之。)”

伏波将军马援病死于壶头山,桃源妇女用素布蒙头表示纪念、哀悼。另外,原文批注说靠近沅陵县界的妇女多参与农事活动,不裹小脚。
与桃源相近的安化、桃江、新化等县都有喝擂茶的风俗,原文说相传为马援将军制作,用来喝了不得病。“阴阳水”指一半开水一半生冷水的水。另外原文批注说明桃源喜欢用茶鸡蛋来款待亲友,这一点湖南多数地方都如此。

方言:
“桃邑音近正而拖声微长,其土音之别者:谓我曰顽,谓你曰灵,谓父曰爹,谓母曰恩娘,谓叔曰椒椒,谓弟曰老老。圆物谓之圞,扁物谓之曰别,肥面曰奤(旁去声),跛足曰拜【此字原文为足字旁右边一个拜,因为无法在电脑上打出,以拜字代替】(拜上声),取物曰拈,掷物曰丢。呼猪曰罗罗,唤鸭曰哩哩,如何曰而何。谓繁琐曰累赘(又转作累追),谓重复曰萝莎(又谓繁苛者曰罗竦),谓快便曰麻利,谓间或曰三八时,谓无曰冒(按此乃毛字之转音也,汉书毛有孑遗是故人呼无曰毛之证也),曰去曰朅,谓强健曰劲帮,谓越占曰夯(音卡),谓锯截之木曰不(墩上声),谓圈套曰囮。呼石曰岩,呼平地曰闹厂,呼高山曰坡,呼山低处曰垭。两山夹田田多者谓之塎,田少者谓之峪。武陵界通谓之冲,高田谓之埠(音步)。东近武陵处音类武陵,北近慈利处音类慈利。癖姓有庹剪独粟。”

原文“桃邑音近正而拖声微长”中“正”字应该是标准的意思,推断应该在清朝是有推行统一的普通话的。从原文中的方言来看,和湖南其他的方言也相近。感觉比较有特点的是“间或”,也就是“一会儿”,方言说法是“三八时”。另外,桃源县比较独特的姓氏有:庹、剪、独、粟。

物产:
“(按)境内产稻有粳稻糯稻冬糯稻,一岁有早中晚三收。”
“蜀黍、玉蜀黍。(蜀黍俗呼为高粱,玉蜀黍俗呼为包谷,苗高七八尺,磨米作饭亦与粳稻同功,并取为酒。)”
“茹芸草。(楚词:揽茹蕙以掩涕兮。吴仁杰曰:茹香草名也,其叶名芸蒿,辛香可食。沈存中云:古人藏书用芸,今人谓之七里香。)”
“秋海棠。(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不【原文为不字,但应为下字,是原文的一个错别字】,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断肠花,即今海棠也。)”

从原文来看,桃源县的水稻种植曾经可以种三季,一年三收。
蜀黍和玉蜀黍,是高粱和玉米的另外种叫法。
茹芸草是七里香的另外一个名字。
海棠花又叫断肠花,因为《采兰杂志》记载古时有妇人心中想念着自己的爱人却不能见面,落泪于北墙下,后落泪处长出了秋天开放的海棠,花色艳丽,叶子正面绿色,反面红色。

以上就是清道光年《桃源县志》中我比较感兴趣的部分了。这本《桃源县志》是一本对县情记载得非常详细的县志,全书共分为20卷,大约1000多页。其中6卷为政治考,6卷文艺考,4卷疆域考,3卷人物考,1卷拾遗。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那4卷疆域考,整个全部原文也就出自这4卷书。在6卷政治考中,记载的是田赋、官员、人口、学校书院、各种祭典仪式、宗庙祠堂、作坊等信息。6卷文艺考中,记载的是各篇诗词书言以及墓志铭等信息。3卷人物考中,记载的是各个官员、忠义、烈女、贤妇等,以及其行为的信息。最后1卷拾遗就是补记的县内各种信息。其实,这些当中应当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都待以后去看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