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邵东市下板桥、双峰县月龙桥、高桥

分类: 旅行

2025年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假期,再次出发探访湖南古代风雨桥,邵东市一座,是下板桥;双峰县两座,分别为月龙桥和高桥。三座桥都很古朴,下板桥的桥廊已经破败,摇摇欲坠;月龙桥经过改造,保护得很好;高桥则充满古韵,样式十分精美。前几次探访我都没有带无人机了,这次真让我后悔,看来下次还是要把无人机带上,以免错过这些精美得古物,用手机拍照角度还是太局限了,有点地方去不了就拍不到。


下板桥

下板桥卫星图位置(底图:天地图)
下板桥卫星图位置(底图:天地图)

下板桥位于邵东市流泽镇丰宜村,小地名就叫下板桥,在地图上看距此地不远还有一个小地名叫上板桥的地方,不过那里只有一座现代水泥桥而没有风雨桥了。

从山间最近的公路起沿着一段田间的小路往下前往河谷,就能见到下板桥。初见它,残破的桥廊屋显出一种沧桑的历史感,以前这里想必也是邵阳前往双峰、长沙的一条要道,如今却鲜有人行了。

下板桥远景
下板桥远景(左边是桥廊 右边是拱桥)
下板桥近景
下板桥近景
下板桥北侧
下板桥北侧

下板桥大体呈西北-东南南北走向跨湘江支流涟水河的支流测水的支流湄水河的上流,沿水系再往上游不远,便是流光岭水库。桥长约15米,宽约4米,属单孔石拱桥,根据《湖南古代廊桥》的说法,其始建于1928年。下板桥的桥廊两个特点一是其建于桥的一侧而非桥上,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去定义它到底是一座石拱桥的旁边加盖了一个桥廊,还是可以说是一座风雨桥;二是其是L形的,桥廊原是硬山顶,目前已基本处于无顶的状态,只剩下几面土墙。

下板桥残破的桥廊内部
下板桥残破的桥廊内部
下板桥内墙上嵌的石碑
下板桥内墙上嵌的石碑

《湖南古代廊桥》书中还说桥上有对联:“上板桥下板桥名叫拱桥喊板桥;上江冲下江冲名叫斤冲喊江冲”,不过我实地没有见到这副对联。倒是在桥廊内看到了一块嵌在墙上的石碑,根据百度百科摘录其内容为:“斯亭之建原由昔年彭君仙峰尹君荣全肇修此桥所有余赀复建斯亭於此侧为往来人往还之憩息所也又有申君义溪亦好义君子於遐方襄捐茶费还交首事自後仙等不负初心筹置土横冲田一亩每岁收谷以为施茶之需无亭憩息不免不困行旅无茶解渴庶亦不合卫生恐世远卒湮後起者不知原由故镌石以纪於奕叶云。(后面为捐款人姓名与数目,此处略) ——民国十七年戊辰岁孟春刊 裏人杨春照谨序”

百度百科上还说在在一角还有一块碑,内容为:“甲子新岁满六旬、神州到处是亲人;石礅留念在硚亭、公元八四甲子孟夏建——流泽乡丰宜大队李夫村”,不过我当时可能因为杂草太深,也没有见到这碑。

根据这两块碑,下板桥应该修建早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为彭仙峰和尹荣全两人在大家的捐资下主持修建,并利用修桥的余款修建了桥亭(桥廊),但不知其具体时间。另有丰宜村的李夫村老人在1984年其六十大寿时维修过,并立碑纪念。

下板桥周边的风景
下板桥周边的风景

如今下板桥的周边都已经是旱田,村民种着玉米和蔬菜之类的作物,除了当地的村民,和专门来看桥的,几乎不会有旅人从这里路过了,桥和桥廊基本失去了其过去重要的作用。从流光岭水库流下来的水,流速很慢,水量也不大,很现在下板桥的环境很配,给人一种十分平静的感觉。不闻水声人声,仅有偶得虫鸣。


月龙桥(喜必桥)

月龙桥卫星图位置(底图:天地图)
月龙桥卫星图位置(底图:天地图)
月龙桥西侧
月龙桥西侧

月龙桥又名喜必桥,位于双峰县永丰镇的月龙村,东北-西南走向跨湘江支流涟水河支流测水的支流湄水河的支流泥湾塅河,和下板桥是一条水系。根据《湖南古代廊桥》书上所载,桥长25米,宽4米,高3米,两墩三孔,菱形分水,原为木梁,后2004年重修时改为水泥梁。

月龙桥北侧
月龙桥北侧
月龙桥南侧
月龙桥南侧

桥南有《重修月龙桥记》和两块捐资碑共三块碑,有桥名嵌字联:“月照今古千载颂,龙腾衡湘万里乘”,其中月龙桥碑记为2004年重修时所刻,摘录如下:
月龙桥原名喜必桥,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古桥简朴,倚双峰山麓而接南岳一脉,扼衡湘要塞道达四海。商贾行人,络绎不绝。
民国辛酉岁,邑人王道四依梦龙之托,为首捐资新修桥亭,增其景观。名曰月龙桥。桥亭雕梁画栋,檐牙高啄,富丽宏伟。桥上清风徐来沁人心脾。两岸蛙鼓阵阵稻菽飘香,自为人们休憩之所。因年深月久,旧时风貌,多有损伤。
今值太平盛世,百废俱兴,月龙村村委会为承接古代文化发扬光大,组织村民捐资捐材按原貌重修此桥。历时半年,大功告成,山河增色,春光不老,行者欢歌,息者怡然,诚一善举也。在新桥落成之际,为感谢上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特立此碑,以记纪念。
永丰镇月龙村村民委员会 二零零四年仲秋

月龙桥东侧
月龙桥东侧
月龙桥内部及神龛
月龙桥内部及神龛

从下板桥初到月龙桥,第一感觉便是干净、整洁,同下板桥对比强烈,作为村中古迹,想必月龙村委常有安排人员打扫。桥廊为重檐歇山顶,内部为半封闭式的护栏,有长凳可供人休息。有一个不同于其他风雨桥的特点是,月龙桥的内部上方,做了一整层的一格格的木板,我猜测是不是原来打算在上面画一些类似八仙过海的吉祥画,桥北面还有一个神龛,形式也是做在上方的木格里,和其他桥的神龛有点不一样,下方还有一个跪拜烧香的地方。

月龙桥北边的稻田
月龙桥北边的稻田
月龙桥下的泥湾塅河
月龙桥下的泥湾塅河

月龙桥北面就是大片农田,正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色,清澈的河水从不远的双峰山两山间的河谷流出,天气虽有些阴雨,微风拂过,还是觉得宁静、清爽,加之此次一路开车经过双峰各乡镇村落,都感觉山青水秀,不免感慨此地真乃人杰地灵之地。


高桥

双峰高桥卫星图位置(底图:天地图)
双峰高桥卫星图位置(底图:天地图)

高桥是一个重名度很高的名字,根据我整理的湖南风雨桥地图,湖南省共有叫高桥的风雨桥4座,分别在安化、新宁、武冈、双峰。其中武冈高桥之前已探访过,本次便去看看双峰高桥。

高桥位于双峰县洪山殿镇高桥村和洲上村中间,南北向跨跨湘江支流涟水河支流测水的上游迷水河,根据《湖南古代廊桥》,其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复修。桥长约20米,宽约4米,下部为双孔石拱桥,上部桥廊为硬山顶,两侧都有牌楼山墙式样的桥门。

双峰高桥远景
双峰高桥远景
双峰高桥近景
双峰高桥近景

高桥真的很高,离开公路,由一段长长的田埂小路来到桥前,需要上差不多二三十级台阶才能上桥。高桥也很干净,进入桥内看得出和月龙桥一样应该经常有人打扫。高桥相对其他风雨桥来说,样式还是比较精美的,两侧的马头墙牌楼上竖有宝瓶葫芦、狮子麒麟之类的瑞兽,拱门上面也各嵌有一块“高桥”二字的匾额。

双峰高桥马头墙式的桥门
双峰高桥马头墙式的桥门

高桥的一些独有特点是内部的桥廊是砖木结构而不是纯木机构的,内部有墙将整个桥廊分成了7间,每间都是一个单独的空间,和其他桥相比没有供人休息的长凳。桥廊整体空间比较矮,人在里面有点压抑。桥里的立柱和墙上,嵌有大大小小几块石碑,其中几块是“永禁车辗,违者罚究”“永禁乞丐者不许停留歇宿,并强丐者不得沿户索讨”“永禁堆积什物,违者罚钱贰仟四佰文正充公”“永禁强牵私宰赌博违者责罚”这样的禁止标语,可见一直以来,高桥都有被当地很好地管理,我相信这也是它至今保存很好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些碑刻是纪念历次捐资修桥的记录,可惜字迹太小风化较严重,已看不大出上面的字了。在桥中部东侧,还有一个神龛,当地村民日常还在上面开展民俗活动。

双峰高桥内部
双峰高桥内部
双峰高桥内部
双峰高桥内部
双峰高桥内部
双峰高桥内部的神龛
双峰高桥内部的神龛

高桥北侧是洲上村的农田,南侧则是一间没人住的民房,再往南,是座小山,山上的几户人家已另有通车的道路入户,不需要再走此桥,我在桥上呆了十来分钟,一个人没见到,唯有青山、绿水、古桥伴我。

双峰高桥南侧
双峰高桥南侧
双峰高桥西侧
双峰高桥西侧

在双峰县城,有文塔一座,原是古塔,后文革期间被毁,2015年重建为7层仿古塔,此次途中特意去登塔顶,一览双峰县城全貌。另外双峰县城还有一座现代建的风雨桥,叫育才桥,全水泥结构,不过我兴趣不是很大,便没有去看,不过还是收录到了我的湖南风雨桥地图里面。

双峰文塔
双峰文塔
文塔上看双峰县城
文塔上看双峰县城

至此,邵东市和双峰县2个县的古代风雨桥我都探访完毕了。总结一下,邵东的4座风雨桥形式很一致,都是下面是石拱桥,上建桥廊,除洪桥外,其余保护一般;双峰县的2座古代风雨桥则保存较好,其中高桥更是十分古朴,精美,当属我近段时间内探访风雨桥中最喜欢的一座了。

2 条评论

雅余 2025年6月15日 回复

双峰高桥墙头上的狮子还是麒麟?真帅
还是感叹有保护和没保护的文物之间的天差地别。探访没有得到保护的文物要注意安全,不一定稳固。

TF 2025年6月16日 回复

嗯,谢谢提醒。我这次亲到那个现场一秒钟,我就被高桥惊艳了,非常后悔没带无人机来。北侧的我推测是麒麟,南侧应该是狮子,因为我看到它们各自踩抱了一个球,或者幼崽。主要我是外行,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太欠缺了,只能随便看看满足自己的喜好。顺便感概一下,感觉现在会复修这些文物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我见过一些不限于风雨桥的文物修复都没有修旧如旧了,因为会做一些技法的人失传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