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印象

想去武冈,是因为潇湘晨报·湖湘地理那一篇《即使只为那一段老城墙,也应去一趟武冈》。
正好前几日去洞口县探访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于是顺道去了武冈。去的路上,风光很好,一路桃红柳绿油菜花儿黄,特别是由高沙镇至武冈那一段20几公里,两边都很开阔,田间还未种上作物,偶有几户人家,几棵高树,很有乡村朴质的感觉。

初到武冈,发觉这里交通很好,一个县城有西、南、东三个车站,西可至城步、靖州,连焦柳铁路;南可达桂林、三江;东通邵阳、长沙。另外,洞新高速也正在修建,一旦通车,交通会更加方便。不过说起来,可能有人不觉交通多好,以此为常,但我的家乡至今只有一条省道东西向过县城,所以我看很多县的交通要好一些。
天气一直是下着雨,所以整个街道显得十分脏乱泥泞,倒也不觉奇怪,湖南大多数山乡县城多是如此,整个中国的市政工程,做得好的不多。步步高超市、德克士的快餐,还有比较冷清的步行街;这些都在武冈存在,如果不是那些还能反映出历史的遗迹,武冈在我的印象中当与一座中等发达的县城无异。传说武冈曾有一座“花塔”,是座斜塔,可惜毁于文革那场浩劫之中,今城东只存一塔,始建于清代,号曰“凌云塔”,武冈人也叫它“东塔”,我所知所见武冈、新化、安化、益阳都有塔,猜想资水应塔多,他日有空不知可做一份资料,一一列出,供闲日探访。

武冈东塔
武冈东塔

城中有王城公园,便是城墙遗迹所在,城墙多修于明代,今只一段,不到半里,多由一米长的石块堆磊而成,城墙缝中还生长有树、草之类植物若干,可见年代确有蛮久。除了城墙,公园中还修复有奎文阁、宣恩门、宣风楼等建筑,供人遥想老城时光,不过个人觉得太过华丽,我对此类建筑不大有兴趣。王城公园旁有武冈文庙,在外面可见其大成殿之雄伟,可惜正门不开,我未能入内探访。

武冈古城墙
武冈古城墙

从汽车南站过桥,由公里往东南方至洞庭村,有湖南名校,武冈二中。此校前身是抗战时期黄埔军校二分校,内有应该是目前省内保存最好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中山堂。为三层砖木结构的仿西式阁楼,楼内有中山先生之遗像。背部有木质楼梯可登顶,踩上去吱吱作响。很有岁月之感,也很有民国范儿,我很喜欢此栋建筑。另武冈二中内环境很好,古树撑天,鸟鸣空幽,又座落于城郊,是个宁静的读书之地。在其大门侧,便是著名景点“法相岩”,有“太保洞”,洞里多有名家岩刻,不过我到时洞内清淤,不得访。

武冈二中 中山堂
武冈二中 中山堂

除此古迹,武冈城内人们的平常生活也多让人怀旧,想起旧时往事。有些事情,在家乡安化县城也已不多见。
首先是那种路边摊的早点店,几张桌凳,一个灶台,如此简单,却也乡里邻居,食客不少。还有那种独特的牛肉面加山胡椒油,再用面泡油条的味道,真是久未尝此味了,想起来,还是上小学,在东坪吴家湾、毛家巷吃早餐时候的事了,回头几年,几次回家,在老电影院,在月形山下,吃的都不是这个味道了。

其实我是一个挺不在乎吃的人,却也想不到对味道还有这般怀念。还有一种就是油炸的豆沙软面包,在武冈街旁糕点店多有卖,那也是念小学时的回忆了,那时一元钱可买四个,又甜又软,如今价钱涨了,味道也不再了,或许是没了小时候那种期待的念头而已。家乡这种街旁糕点店也不多了,以前家旁边有一个,现在也换作了小超市。

在武冈南门口,有一家粉店,就叫“南门口粉店”,创店在1881年,距今一百多年了,正宗百年老店,这里的牛肉粉要卖七块钱一碗,每天的食客却依旧很多,从公务员得到小市民,还有擦鞋的人,各种人都在这家店里,我想此处也算一处领略武冈人情的佳处吧。店内的风格还有些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吧,挂着毛主席头像和毛主席的诗词语录,桌椅也用的红布套,都有点大会堂餐厅的感觉。我猜这家店以前应该是公营的,后来转私人了,装潢就没换了,又或者现在还是公营的。

在南门口粉店出来,过资水,便是老城区了,这里的房子多是木制的低矮民居,生活的人群也多是一些老头老太太。因正值清明,一家传统手工扎制花圈的店里生意很好,买客挤满了店里,而老板却用他的木制老算盘算得有条不紊。这里家家门前也都有一个手工抽水的压水器,手上下压动摇杆,水就提上来了。这东西小时候见得多,如今却很少了,同样家乡安化东坪也基本没有这样有一段年月的老木制民居了,让人都不知在何处找寻小镇的过去。

武冈南门口老街道
武冈南门口老街道

此上基本就是此次武冈印象了。其实我还知道武冈有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云山,另资水湖南源头也在附近城步县茅坪乡,但都未去,只有有机会留待下次了。武冈,还是值得一去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