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邵阳洞口高沙抗日烈士陵园

本来这一次的探访应该在2018年5月探访高沙抗战阵亡将士墓就完成的,可惜那时候收集的资料不完整,居然不知道原来就在蓼水河的对岸北边,直线距离1.8公里的高沙镇高沙村(原红鹅村),还有一座高沙抗日烈士陵园。

2020年4月12日,时间过了两年之后,得空再次前往洞口县高沙镇探访湖南省内抗战纪念物,高沙抗日烈士陵园。

高沙抗日烈士陵园位于高沙镇高沙村(原红鹅村),著名的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曾氏宗祠,曾八支祠的北面300米。曾八支祠,始建于清乾隆七年,占地约6500平方米,规模宏大,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宗祠建筑了。1938年秋,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由武昌迁至武冈,简称“黄埔军校武冈分校”,其驻高沙总队队部设此,祠内有很多当时书写的军校条例、宣传标语等,可以说这也是一处抗战纪念物,可惜这次时间有限,没有进去探访,只在大门外看了看。曾八支祠现辟为高沙文史博物馆,不知道以后将来我有没有时间开辟湖南宗祠建筑的探访系列(八成不会有了),那时再来探访一回,那样的话我又要再来一次高沙镇了。曾八支祠也算是我本次探访的一个意外收获了。

现在开始进入正题,本处抗日烈士陵园修建于1945年,后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毁,2014年复修竣工,2015年列为了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每年都会有学生来缅怀先烈,所以复修后至今五六年了,陵园看上去还很新,维护得也很好,本次我探访时陵园内还有之前清明节附近学校敬献的花圈。湖南省内的一些抗战纪念物,像是江口的74军湘西会战纪念塔都依托抗战胜利70周年的契机,进行了修复。这里主要埋葬的是抗战爆发后在高沙后方医院不治身亡的抗战将士和1945年湘西会战中阵亡的高沙的74军58师将士共200余人。从《高沙抗日烈士陵园复修记》了解到,当时不治身亡及为国捐躯的将士共300余人,除了此处安葬的200余人,其余的将士葬在了蓼水南岸的快活岭。

陵园简介
陵园复修记

陵园的大门牌坊,正面中间门匾为从右往左书的陵园名“高沙抗日烈士陵园”,左右门匾分别为“天柱”、“地维”四字。大门正面有二联,一为侧门联“碧血沉壤泉,英风永拂云峰剑;丹心恋家园,浩气频催沧浪钟。”二为正门联“志士扫倭氛,八千里路云和月;崇陵祀忠烈,亿万斯年春复秋。”

陵园大门牌坊

牌坊背面,中间门匾为“浩然正气”,左右门匾分别为“化虹”、“贯日”。牌坊背面同样二联,侧门联“著补天射日之功,峻岳长河昭史册;标取义成仁之概,青松翠竹仰风华”;正门联“当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献血肉以筑长城,斩将搴旗,奋起神威湔国耻;正世界风云变幻之时,闻鼙鼓而思猛士,经文纬武,缅怀先烈荐馨香。”

大门牌坊背面
陵园匾联碑刻简介
不过其介绍的牌坊背面正门联有错别字,应为“缅怀先烈荐馨香”

由正门往内,上几级台阶,便是一座新立的四方形石制纪念碑,正面红漆书碑文“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右侧一列小字“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立 高沙区各界民众同建”,左侧为“公元二零一四年岁次甲午孟冬月重刊 因原碑略有残捐持依其笔迹放大刻立。”此碑的原碑今存高沙文史博物馆(即曾八支祠)内。

高沙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纪念碑正面

纪念碑背面红漆书碑文“黄埔英烈永垂不朽”,左右侧为一题联“御寇赴戎机,队部驻祠,兵陈布野,军声震东亚,百战山河寸寸血;誓师卫正义,疆场决胜,华夏扬威,侠骨瘗南原,九霄星斗夜夜心。”

纪念碑背面

纪念碑再往上,便是新的墓冢,墓碑是新的,红漆书:“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建,抗战阵亡将士之墓,高沙各界七七抗战两周年纪念大会”。所书文字与云峰塔旁的墓碑一模一样。根据园内的说明,云峰塔旁的墓碑为原碑,是从红鹅村这里移过去的,但是根据云峰塔旁的《重树抗战阵亡将士墓碑记》,虽然它也没说得很明白,可意思似乎是碑是南岸快活岭的墓碑,而不是北岸红鹅村墓的墓碑,所以真相究竟如何,还不清楚,待以后有新的资料来说明。

抗战阵亡将士墓

在墓冢的后方,陵园的后围墙上,还有一副岳飞的“还我河山”依照原迹放大的题刻。

岳飞“还我河山”刻字

最后,因为时间有限,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在纪念碑前肃立,三鞠躬后,我便离开了,结束了此次的探访之行。

《探访邵阳洞口高沙抗日烈士陵园》有2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