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涟源观音桥、新车桥、娄底里仁桥、澄清塔

分类: 旅行

时间来到了2025年9月底,继续我自己的探访湖南古代风雨桥之旅。出发娄底市的娄星区和涟源市,探访了涟源市的观音桥新车桥,娄星区的里仁桥(谢家桥);另外原计划还顺道看看娄星区的澄清塔和涟源市的城北石塔。但因涟源市的城北石塔位于现在的涟源蓝田中学学校内,现在校园的安保都很严格,不像我小时候放学了随便进,就没有见到,只见到了娄星区澄清塔一座古塔,计划下次用无人机在放学没人的时候飞进去拍些照片算了。


观音桥

观音桥位于涟源市荷塘镇观音村,东西向跨湘江支流涟水的支流孙水的上游支流枧埠河。桥长约23米,桥宽约6米,下方为双孔石拱桥,其中迎水一侧的桥墩为尖形,桥廊比较特别,相比传统的木结构风雨桥,观音桥其桥廊是砖结构的,和距离其不远的双峰县高桥比较类似,单檐硬山顶。两侧有马头墙式的桥门,马头墙也不是传统常见的那种横平竖直的直线样子,而是弯曲呈曲线的,我上一次见到这样的马头墙,还是在被淹没之前的怀化托口古镇上。

涟源观音桥
涟源观音桥
观音桥南侧
观音桥南侧
观音桥的曲线马头墙桥门
观音桥的曲线马头墙桥门
远眺观音桥
穿过田野,远眺观音桥

从公路出来,沿着田里的田埂走上一段,便来到观音桥的东侧入口。先由两侧的台阶往上,来往桥门正前方,这里有一块碑,上刻《观音桥复修志》,碑文说桥始建年代不详(《湖南古代廊桥》一书写为清咸丰年间),2017年由湖南省四一八地质勘探队为首出资整修。由碑刻再向上继续登数级台阶,便进入了观音桥内部。东侧桥门上有桥名题字“观音桥”,另有由左至右书写的门联:“南来北往不求渡,骤雨狂风可避惊”。

涟源观音桥
涟源观音桥东侧,长满杂草的道路已经鲜有人走
观音桥东侧桥门
观音桥东侧桥门
观音桥东侧的《观音桥复修志》
观音桥东侧的《观音桥复修志》

观音桥内部环境较差,几只当地村民散养的鸡正在啄食,整个卫生环境不尽如人意。几乎全封闭的的桥廊也造成桥内采光很差,桥内整体很黑暗,也看不到桥外的什么风景。在中间靠北侧,还有一尊神像,我推测其是杨泗水神。

观音桥内部
观音桥内部,实际比照片拍出来要黑很多
观音桥内部的神像
观音桥内部的神像
观音桥西侧桥门
观音桥西侧桥门

过桥从观音桥的西侧入口出来,紧挨着便是村里的民居,这边桥门上的门联同样由左至右写书:“跋涉维艰宜少憩,沧桑变幻又回春”,上方有匾额“捋观进履”。

观音桥下的河水
观音桥下的河水
观音桥周边的景致
观音桥周边的景致,依水而建的民居

新车桥

新车桥位于涟源市石马山镇的群英村新车湾,南北走向跨湘江支流涟水的支流温江(珠梅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过这次实地探访,给我感觉有点大失所望,不像其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雨桥样子,一是桥梁已成危桥,正在维修;二是桥下的河流环境太差了,当时飘着很多黑色不明污染物。作为一座比较有名气的古代风雨桥,又是《湖南古代廊桥》一书的封面之一,本不应如此的。

新车桥航拍
新车桥航拍,可以看到河里飘着不知道是什么的污染物
新车桥航拍
新车桥航拍
新车桥的文保碑
新车桥的文保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车桥长约35米,宽约6米,文保碑记录始建年代不详(《湖南古代廊桥》一书写其始建于唐,扩建于元,为省内始建年代最早的风雨桥),清咸丰六年(公园1856年)重修,1991年大修,今年再次维修。桥为两台一墩,桥墩菱形分水。悬臂挑梁形式,桥廊为重檐庑殿顶小青瓦,半封闭,内部两侧有长凳,中间和两侧还兼有悬山顶的小顶亭,不过航拍来看,很多瓦已经破损了。除了瓦,木结构桥廊也多处破损,内部有一段地板塌陷倾斜严重,所以新车桥目前正在维修,暂时禁止人员上桥,有一些桥上的对联也搬到了桥外堆放,其中就有据记载桥北侧入口的门联:“青春浩气光青史,日夜温泉下大江”。在北侧入口前的护栏上,有两尊小狮子的雕像,比较特别的是两只狮子风格形式不一,一只为西方的雄狮写实造型,另一只为东方传统踩球狮子造型,这种做法很少见。

新车桥北侧桥门
新车桥北侧桥门,维修期间禁止通行,护栏上的两只狮子风格不一致
新车桥外堆放的一些对联
新车桥正在维修,桥外堆放着一些原桥上的对联
新车桥内部
新车桥内部
新车桥南内部
新车桥内部,这张照片的左下角可以看出这一段桥廊的木板桥面已经向画面左侧塌陷倾斜严重

新车桥内部的小庙神位众多,同时供奉盖天古佛(关公)、观音和药王真人三位神像,小小一座桥,供多位神,这点在其他风雨桥上也不常见。也是本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关公在佛教里也叫作“盖天古佛”。

新车桥南内部的神位
新车桥南内部的神位,同时供奉盖天古佛、观音和药王真人
新车桥南侧桥门
新车桥南侧桥门
新车桥西侧
新车桥西侧,桥墩上都长出一棵“大树”了,可见年代确实久远
新车桥东侧
新车桥东侧
新车桥西侧
新车桥西侧

本来我对新车桥是抱有蛮大的期望的,不过当天的探访感觉确实一般,还有点失望。希望通过这一次的维修,老桥能焕发新春吧,桥下的河水也能治理恢复。如果能有下次见面,期待能是一次美行,一幅美景。


里仁桥(谢家桥)

里仁桥位于娄底市娄星区水底洞镇杨材村,整体已有些破旧,桥呈西北-东南走向跨湘江支流涟水河的支流孙水河的上游支流小江河。桥长约22米,宽约4米,两台一墩,桥墩的迎水一侧为尖形。《湖南古代廊桥》记载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由李志从、张珍瑞倡建,1930年重修,2019年邑人曾敏毅作诗《悲吟里仁桥》:“凌空飞跨映青川,风雨经由褪婉然;但使行人仍便利,力衰无惧坠深渊”。

桥廊为“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半封闭有护栏,两侧有长条木凳。桥廊已十分破旧,整体有向东倾斜的风险,下方的挡雨屋檐已脱落大半,可能都只能算做“单檐”桥了。

里仁桥(谢家桥)北侧
里仁桥(谢家桥)北侧,可以看出木桥廊已向东倾斜
里仁桥(谢家桥)南侧
里仁桥(谢家桥)南侧

和上次在新化之行一样,里仁桥周边村民家里的狗又黑又凶,有了上次的经验我也不会硬闯,在下游用无人机拍下了里仁桥的照片,没有亲自登桥了。从照片里看,桥廊北侧中部应该还有个废弃的神龛。

里仁桥(谢家桥)内部
里仁桥(谢家桥)内部,未亲自登桥,用无人机拍摄
里仁桥(谢家桥)东侧入口
里仁桥(谢家桥)东侧入口

沪昆高铁从里仁桥南约300米以高架桥的形式穿过,古代的木构风雨桥和现代的混凝土高铁高架桥在杨材村同框,繁忙的沪昆高铁几乎三五分钟就有火车疾驰而过,而里仁桥已基本不见什么行人了。历史在这里完成了某种新老的交替。

里仁桥(谢家桥)与高铁桥同框
里仁桥(谢家桥)与高铁桥同框

澄清塔

澄清塔娄底市城区东北,靠近娄底火车东站的涟水之滨,防洪大堤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嵌在塔基的市级文保碑,塔建于清光绪二十五至二十六年(公元1899-1900年)间。该塔为八方三层砖石空心焚字塔,最下方还有一个四方的石砌方台塔基,塔高约12米。塔门采用石块劵拱结构,一层设焚字炉膛连通灰道与塔顶,二、三层每向设小拱门并置泥塑菩萨。塔每层之间出腰檐,檐角稍翘并施彩绘,顶部为盔顶攒尖造型,覆小青瓦并置葫芦形塔刹。不过实地探访每层的泥塑菩萨像、檐角和塔刹都一定程度的损坏,如果能修复,作为一个焚字塔,那算是非常精美了。

澄清塔
澄清塔,最下方那个四方形的算塔基,一共三层
澄清塔
澄清塔
澄清塔
澄清塔的塔刹、檐角、菩萨像特写,不同程度损坏

和里仁桥有点类似,洛湛铁路、湘黔铁路在塔南约300米跨涟水,河水清澈碧绿;不远处的沿河大堤也开发成了沿河风光带,澄清塔周边的风光整体不错,碧江塔影,只不过塔本身四周稍差了一点,当地村民在此种菜,也没有一条很好的小道能通往塔前,环境稍微脏乱,希望以后这里这边能建一个小广场之类的,供游人更好的参观吧。

更多的湖南风雨桥廊桥信息,可访问:湖南省风雨桥(廊桥)地图 查看。

# # #

1 条评论

雅余 2025年10月22日 回复

观音桥的马头墙有意思,像中分头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