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一场乡村田野微旅行,本次主要记录位于永州市零陵区的郑家桥、庆安桥两座湖南古代风雨桥。
郑家桥
郑家桥位于零陵区邮亭圩镇郑家桥村,村以桥名。桥呈西北-东南走向跨湘江支流白水河的支流黄花河的上游小木园溪,桥很旧,根据资料其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桥长约10米,宽约3米,下层有三孔石拱桥,桥面铺青石板,上层木结构为悬山顶桥廊,两侧有护栏、长凳,不过都已长青苔,少有人坐,桥头也贴了告示:“此桥危险请绕行!!!”,可见已年久失修,现为危桥一座。
郑家桥有一处比较特色的地方在于桥旁有一棵超大的古树,其枝叶已完全将古桥盖了起来,所以在桥上很凉快,一点太阳晒不到。古桥配古树,很有一种历史沧桑感。
在古桥的东侧,是一条小巷,在古代这里是繁忙的郑家桥村,网上的资料说郑家桥村在古代是通往两广的官道,曾经非常热闹,有缝纫店、铁匠店、饮食店、伙铺、日杂店等各种商铺百余家。不过如今都做了民宅,不过部分古宅还保留着当年的古建样式,留存着一份古韵。
庆安桥(八角亭)
庆安桥又名八角亭,位于零陵区邮亭圩镇新江村,大约在郑家桥以西6公里处,桥呈西北-东南走向,跨湘江支流白水河的支流黄花河的上游的一条小溪。其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重修,长约20米,宽约4米,下层同样为三孔石拱桥,上层为硬山木机构桥廊,中部建有一重檐凉亭,凉亭每层有四角,两层共八角,我推测这是不是“八角亭”这个名字的由来。
庆安桥内部有石砌的护栏,不高,可作为休息的坐处,不过比较危险,桥内摆放有几条长木凳。对比网络上的图片,庆安桥应该在不久之前将木结构桥廊完全重修过,走在桥上,漆的味道还很大。虽然在我看来少了几分古韵,但使桥的生命得到了更久远的延续。
庆安桥两侧各建有一山墙式的桥门,其中东侧写有匾额“八角亭”,西侧则为“庆安桥”,在西侧桥门的前面,还有一座小的石板桥,要上庆安桥,先过石板小桥,也算是其的一个独特之处。庆安桥桥下的溪水很清澈,不过水底还是有不少的垃圾,周边就是田野,稻子临近成熟,介于绿黄之间,呈现一副惬意的夏日田园风光。
2 条评论
庆安桥飞檐上的白圈装饰很少见,是后加的?
根据《湖南古代廊桥》这本书上其他人拍摄的庆安桥维修之前的摘片,那八个圈的檐角之前就有的,不是新加的,但以前没有刷成白色,维修后就刷成白色了。我也是我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有这种檐角构建的桥,非常特别。